满多清

姓名:满多清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学历:博士

办公电话:0931-7686822E-mail:mandq318@126.com

通讯地址:甘肃兰州安宁区北滨河西路390号

简历:

教育经历:

(1) 2006-09至2010-07,中国科学院大学,寒旱所,自然地理学,博士。

(2) 2001-09至2004-12,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硕士。

(3) 1996-06至1997-02,新西兰梅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4) 1991.07至1992.0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UNDP中心,进修英语。

(5) 1986-09至1990-07,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1) 2007-01至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国际合作中心,甘肃省沙生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2) 2002-12至2006-12,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

(3) 1999-12至2002-11,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技科, 助理研究员。

(4) 1991-12至1999-11,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技科, 实习研究员。

(5) 1990-07至1991-11,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站,技术员。

研究方向与专长:

荒漠生态、风沙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绿洲防护林及其应用等荒漠化防治领域。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参与和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研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国家‘948’、国家农转资金、中央财政推广、省重点研发等科研项目32项;

参与和主持完成国家引智,政府间、组织等国际合作项目16项,完成38期国家援外技术培训项目;

参与和主持完成国内外荒漠化防治、生态修复与园林规划设计及项目实施12项。

发表论文及专著:

在《Geomorphology》、《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中国沙漠》、《水土保持学报》、《草业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参编专著3部;

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家林业行业标准1项。

获奖及荣誉

获奖:

(1)甘肃河西走廊盐碱地中麻黄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排名3。

(2) 干旱荒漠区樟子松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5年,排名2。

(3)沙区综合治理试验示范,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0,排名3。

(4) 荒漠区优质樟子松苗木培育及农防林营造技术研究与示范,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1,排名2。

(5) 防沙治沙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3,排名4。

(6) 基于水分平衡的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及其防风固沙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18,排名6.。

(7) 河西荒漠区沙地云杉引种繁育及造林技术研究,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20,排名6。

(8)荒漠绿洲边缘退/弃耕地演化特征及其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排名1。

(9)甘肃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95’国家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奖,2002,排名5。

获奖及荣誉:

甘肃省林业青年科技奖,1999。

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2006。

甘肃省领军人才(二层次),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2010。

甘肃省优秀专家,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2016。

非洲生态环境奖,非洲荒漠化防治咨询委员会,2014。

非洲荒漠化防治咨询委员会专家,非洲荒漠化防治咨询委员会,2008。

甘肃省生态学会理事,甘肃省生态学会,2015。

国家林业科技特派员,国家林业局,2015。

甘肃省科技特派员,甘肃省科技厅,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