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援外培训线下班重新启动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3-04-25 11:52:28 | 阅读: 2310

417日下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援外培训部署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所领导、国合中心全体成员以及相关授课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合中心主任刘虎俊同志主持,他向大家介绍了今年我所将要举办的四期援外培训班的基本情况,并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党委书记韩天虎做了总结,要求全所凝聚力量,各部门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办好国际培训班,讲好中国故事,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提升我国荒漠化防治影响力。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迎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展现国际合作新气象新成果,国家将开展多个聚焦“一带一路”主题的重点项目计划,我国援外技术培训项目线下班也已全面启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和商务部委托,今年将承办线上援外培训项目一项、线下援外培训项目三项。分别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班”,“发展中国家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与补偿机制建设研修班”,“蒙古国沙漠改造治理培训班”,“乍得荒漠化防治研修班”。在过去的三年里,尽管疫情肆虐,我所的国际合作并没有按下“暂停键”,在克服重重困难之下,顺利举办了三期线上援外技术培训班。

执行国际援外培训项目始终是我所工作的重点。自1993年以来,受商务部、科技部委托,我所已成功举办了近44期援外技术培训班,如:“中国沙漠治理技术国际培训班”、“发展中国家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技术国际培训班”、“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班”、“绿洲防护林体系可持续发展技术国际培训班”等,共有86个国家的10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33个国家的近46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班的举办,使我国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走向了世界。在执行援外培训项目的同时,我所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伊朗、蒙古、埃及、尼日利亚、利比亚、乍得、苏丹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拓宽了合作领域,保证了交流与合作顺畅。另外,我所与以色列国家农业推广中心、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的有关机构合作,引进教学人员,在我所举办了“以色列节水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荒漠化防治技术培训班”、“草场管理与生态恢复技术培训班”等18期,培训了1000多名我省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了先进实用技术。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是甘肃省科技系统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单位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就先后有美、英、法、日、韩、西德、以色列、印度、埃及、联合国、FAOUNDP、世行、亚行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600余名官员、专家参观和考察了我所。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所已与4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研究所也有30余位专家出国学习、合作研究并考察了世界上多数有沙漠和荒漠化发展的国家,逐步实现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在科技部和省科技厅支持下,我所承担完成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43项,完成了中-埃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中国-联合国(MOST-UNEP)非洲水行动项目、国家“948”项目、中东亚和西亚国家荒漠化监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已在荒漠化防治、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区域特色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建立了多个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地,促进我国与合作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研究。

通过多年的援外培训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谊。在技术培训过程中,培训学员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在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了解到了中国发展现状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切身体会和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情,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并乐意将中国人民的友谊和热情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这也必将有利于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其他领域的深入合作。

   (供稿:国合中心 朱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