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走在科技治沙最前沿的研究所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3-10-13 08:47:43 | 阅读: 1875

发布时间:2023-10-13 09:0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我们发明的‘黏土沙障+梭梭’治沙技术创建了‘宋和样板’,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对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防沙治沙产生了深远影响。此项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研发,1964年获得成功并在当地正式推广应用,1968年至1974年大面积应用,在民勤共推广20多万亩,成效非常显著。”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纪永福说。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1980年成立,前身为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1959年,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共建立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为其中之一。作为我国防沙治沙前沿的“排头兵”,民勤试验站的主要任务是面向西北干旱沙区,开展荒漠化领域定位观测、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等方面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说起数十年来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纪永福如数家珍,而“黏土沙障+梭梭”治沙技术只是令他深感自豪的系列成果之一。

研究所先后发明40多项治沙技术模式,率先将麦草方格沙障引进甘肃沙区,在民勤和西北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成功研发麦草、网膜沙障铺设机械,在甘肃、青海、新疆沙区等地推广应用,压沙效率为人工的4—6倍,大大节约治沙成本;发明“固身削顶”“截腰分段”等高大沙丘固沙技术,在北方沙区辐射推广300多万亩;先后建立10个治沙示范样板,在北方沙区辐射推广530多万亩、保护农田4620多万亩;以民勤沙生植物园为基地,保存植物800多种,选育优良固沙植物和防护林品种30多个,极大地丰富、改进了当地沙生植物品种结构。

窄叶鲜卑花、小叶冬青、紫穗槐、四季玫瑰、锦鸡儿、桃叶卫茅……走进民勤沙生植物园,俨然来到一座植物博物馆。眼前千姿百态的各种植物令人想象不到,这里其实离沙漠并不遥远。

记者前来采访时,正值秋日时节,园内众多落叶植物已纷纷换上“彩妆”,五彩缤纷的植物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尤其看到梓树、榆叶梅等京津地区常见绿化树种,记者甚为惊奇。

“园内目前共保存800多种植物,其中引进外来品种626个、当地乡土植物品种200多个。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基地上,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先后选育出30多种优良沙生植物,包括20多个园林绿化树种和10多个生态防护林树种,为西北地区荒漠生态保护提供了更多优良适生植物品种选择。”纪永福说。

多年来,以民勤沙生植物园为基地,研究所共解决20多种沙漠植物的人工繁殖和驯化栽培技术难题,引种推广荒漠园林观赏植物80多种,首次引进新疆杨作为农田防护林网先锋树种并大面积推广。

民勤沙生植物园建立于1974年,总面积1.18万亩,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北方荒漠沙生植物园。建立以来,植物园在沙漠植物研究、保护利用、科普教育、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

2021年,在民勤沙生植物园荒漠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基础上,国家林草局批准建立甘肃省民勤治沙站荒漠植物国家林林种质资源库。纪永福透露,植物园的目标是引进、保存荒漠植物种质资源1000份以上。

在植物园内,一行整齐高大的树木引起记者注意。经了解,这是约50年前种植的二白杨,目测高约二三十米,冠幅明显不同于普通杨树,较研究所大门道路两旁的新疆杨冠幅更宽大。

尽管在记者看来,二白杨长势健壮、树形也不乏优美,堪称优良树种,但“以松改杨”研究仍是研究所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当地防护林品种仍以杨树为主,病虫害较多是一大弊端。研究所工作人员唐卫东在一棵新疆杨旁边,指着树干上一大块枯死树皮,向记者解释道,这其实还不是虫害,是杨树自身的一种病,严重影响树木寿命和功能发挥。

在植物园内,除了常见的彰子松,记者甚至还看见了油松的身影。或许,不用太久,我们将在当地甚至整个西北沙区看见更多适生松树树种的健壮身影。

自成立以来,研究所在研究解决干旱沙区生态建设和生产实践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共取得防沙治沙及相关领域科研成果380项、获科技奖励110项,提出的“固身削顶”“拦腰截断”固沙理论更是丰富了我国防沙治沙理论。

目前,研究所建有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甘肃省民勤县荒漠草地生态系统风力侵蚀观测重点站、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等科研平台32个,其中国家级18个。

“除了‘黏土沙障+梭梭’治沙技术,从成果推广应用的角度看,您还想向社会公众介绍其他成果吗?”采访临近结束,记者问纪永福。

“我们的沙葱、甘草人工种植技术也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应用我们的沙葱人工种植技术,每20天就可以采收一茬,提高了产量,每亩可达1500公斤,按单价10元计算,每亩收益超过万元,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的同时,还有力地保护了野生沙葱不被采挖。”纪永福说。

始终走在科技治沙最前沿,为我国治沙事业提供最坚强的科技支撑,就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