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和酒泉片区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成果评审会顺利召开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5-11-03 11:30:13 | 阅读: 50
10月28—30日,受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委托,由普查技术指导单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组织,省普查办邀请植物分类、普查软件、质量管理等方面专家,先后在酒泉市、张掖市对酒泉市、张掖市所辖13个县(市/区)、嘉峪关市及河西地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共计21个普查单位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成果(简称普查成果)进行了评审。
甘肃省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要求,根据任务量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积极争取资金,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开展普查工作,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全面收关阶段。张掖和酒泉篇片区作为全省普查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片区内共计布设样方43710个,完成样方45562个,完成样线5129条,完成面积16801781.37公顷。


评审会上,专家组按照国家林草局《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总体方案》和甘肃省林草局《甘肃省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方案》《甘肃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技术操作细则(试行)》的要求。通过听取汇报、检查数据、审阅资料、质询答疑、讨论评议等环节,对21个普查单位的普查成果进行了全面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各普查单位程序规范、方法正确;普查样线、样方布设规范;完成内容、工作量符合技术要求;普查数据库种类齐全,普查成果内容完整,符合普查区实际情况,采集标本数量也达到要求;普查工作组织有序,质量管理有效,数据库采集因子符合技术要求,标本采集制作基本规范;普查成果反映了当地实际,分析评价科学,对于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专家组也针对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建议。
林草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关系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是林草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摸清林草种质资源本底,对加强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林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稿:临泽荒漠生态站 撰稿人:曹蕾 摄影:曹蕾)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