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研修班走进民勤沙生植物园交流学习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5-08-04 09:29:27 | 阅读: 42

1754271113137701.jpg


1754271139327942.jpg


202581日,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研修班一行走进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沙生植物园,将目光聚焦于荒漠植物开展交流学习。来自埃及、伊拉克、科威特、约旦、沙特阿拉伯共5个国家36名从事农业、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这里近距离接触沙生植物,感受中国“以植治沙”的技术智慧。

民勤沙生植物园作为国内首个具有北方荒漠特色的沙生植物园,园区内680余种荒漠植物构成了一座活体标本库。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唐进年的带领下,研修班成员步入植物园,柠条、柽柳等多种耐旱植物构成的活体植物区首先吸引了学员们的注意。在唐进年同志的引导下,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的枝叶结构与生长状态,详细询问其在极端干旱环境下的生存机制。

在荒漠植物区,研修班成员重点考察了梭梭、白刺、花棒、黄花补血草等荒漠植物。唐进年同志详细介绍了梭梭、白刺等植物的生长繁育过程以及固沙原理:梭梭凭借发达的水平根系可固定周边沙地,白刺则通过匍匐生长构建灌丛沙堆。交流中,研修班成员也纷纷分享了本国特色沙生植物的治理价值与应用经验,为这场跨国治沙对话注入了丰富的地域智慧。

此次参观学习,让阿拉伯国家专家学者深入了解了中国沙生植物在防沙治沙中的核心作用,为双方后续开展植物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之后,将进一步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在荒漠化防治研究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荒漠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

(供稿:民勤沙生植物园  撰稿人:陈莉婷  摄影:陈莉婷)